双主梁龙门吊的操作方式是实现***吊装与**作业的关键环节,主要包括司机室操作、遥控器操作、地面操作站及多机协同控制四种模式。其核心功能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起升、行走等机构的协同控制,同时遵循 GB/T 3811-2008《起重机设计规范》的强制要求。
一、核心操作模式与控制逻辑
司机室集中控制
司机室配备联动控制台,通过手柄档位选择速度(如 0-8.6m/min 三档调速),LCD 显示屏实时显示载荷、高度、故障代码等参数。操作前需完成以下步骤:
启动检查:鸣铃示警后,检查制动器、钢丝绳、轨道及电气系统,确保制动衬垫磨损量≤3mm,轨道直线度误差≤3mm。
***操控:起升机构通过 “低速 - 高速 - 微速” 三段调速(0.5-12m/min),接近目标位置时触发微速功能(0.1m/min 以下),配合导绳器实现毫米级定位。大车行走时,柔性腿与刚性腿同步误差需≤2mm,通过变频器自动纠偏。
无线遥控器操作
采用禹鼎 F21-E1B 等型号遥控器,**距离达 100 米,支持地操 / 空操切换。发射器配备 12 个功能按键,可独立控制起升、大车、小车动作,紧急情况下按下红色蘑菇头急停按钮,0.2 秒内切断主电源并抱死制动器。遥控器需定期更换电池(4 节碱性电池可使用 1 个月),并检查天线完整性以避免信号衰减。
地面操作站控制
适用于近距离精细调整,如钢箱梁吊装时通过手拉葫芦辅助控制摆动,或使用缆风拉绳加固横向稳定性。地面站配备紧急停止按钮和点动开关,操作人员需与吊具保持≥5 米**距离,避免卷入危险。
多机协同控制
四台以上龙门吊联合作业时,通过集中控制系统(如 Ethercat 总线)实现同步平移与吊装。系统自动分配任务优先级,规划协同路径,确保梁段起吊时各吊点受力偏差≤5%。例如广东狮子洋通道项目中,四台龙门吊通过 Unidrive M600 变频器实现同步误差≤1mm,完成 500 米长钢轨的焊接吊装。
二、**操作规范与应急处理
双重限位保护
起升高度限位器采用 “传动式凸轮 + 重锤式” 双限位设计:传动式限位在距顶端 1-1.5m 处预减速,重锤式限位在 0.5m 处强制断电。大车 / 小车轨道端部设缓冲器与挡块,配合行程开关实现双重限位。
动态监测与应急响应
电子式起重量限制器实时监测载荷,超过 105% 额定值时切断起升回路,并触发 YWZE 叠加制动器紧急制动。风速超过 12.5m/s 时,需停止作业并使用夹轨器或锚定装置固定设备。
典型故障应对
遥控器信号丢失:系统自动切换**司机室控制,同时触发声光报警,操作人员需立即检查天线连接或更换备用遥控器。
同步误差超限:通过变频器 PID 参数调整或更换齿轮联轴器,确保两侧电机转速偏差≤0.5%。
制动器失效:手动释放 YWZE 叠加制动器,同时启用备用制动系统(如液压推杆制动器),并联系专业人员检修。
三、维护与操作要点
日常维护
日检:清洁遥控器触点,检查控制台按钮响应时间(应≤50ms)。
月检:校验编码器脉冲精度(误差≤1%),测试制动器响应时间(≤0.2 秒)。
年检:使用绝缘电阻表测试电机绕组对地绝缘(≥2MΩ),重新标定变频器参数。
特殊工况操作
吊装不规则货物时,需通过吊点计算软件确定重心位置,采用多钩协同模式(如主副钩配合)调整姿态。例如钢箱梁吊装时,通过水平测量仪实时监测各吊点力矩,动态调整卷扬机钢丝绳长度。
该操作体系通过 “多模态控制 + 双重保护 + 标准化维护” 的三层架构,确保冶金、港口等重载环境下的可靠运行。实际应用表明,严格执行 GB/T 3811-2008 标准并采用双限位配置,可使设备运行可靠性提升 85% 以上。